一、當前國有企業內控管理現狀
當前部分國有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對內控管理缺少監督和有效的評價,企業自身對強化和完善內控管理制度缺少主動性和動力,造成部分內控管理制度失效。有的企業對內控管理有一定的理論認識,但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或雖然有內控制度,但是落實情況不理想,企業的內控更多地維系在管理層的素質和覺悟上,而不是建立在制度安排基礎上。企業內部人集控制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自覺不自覺地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企業的內控管理缺少真正獨立的有震懾的監督和客觀的風險評價體系。
二、內部控制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分析
1、產權主體缺位
由于產權不清晰,**管理當局對企業內控管理關注的焦點及指引不是以投資回報和資產保值增值為取向。產權主體缺位、權責不清,加強內部控制的受益主體不明確,導致企業管理者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的主動性和動力不足。
2、管理者自身素質的原因
在不少國有企業中,政企難分,人事制度程序化。干部的任命以行政任命為主而不是自由錄用,導致管理者的責權利不分,不能產生內部控制的內在需求和動力。部分國有企業處于市場壟斷地位,沒有業務經營壓力,官本位思想嚴重,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其他人違反制度也不一視同仁追究處理,在這種狀況下,獎懲激勵措施無法到位,管理者沒有引導內部控制的原動力,造成企業的內控失效。
3、監督不力,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國有企業整體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沒有完全形成,監管不力,評估和考核不及時或沒有評估和考核。監督管理層責、權、利不清,缺乏風險評估機制。不注重評估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不同風險,因為沒有風險評估,其規避風險的能力弱,導致內部各項經營資源配置浪費,經營決策失誤。
4、控制環境的原因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基礎。每個企業由于控制環境的不同,對內控制度的執行制定過程都有差別。應該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控制度,防止因制度缺乏操作性而成為擺設,造成內控失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內部控制是企業自身的免疫系統和修復系統,是保證企業正常經營、規避和化解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重要措施和保障,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加強和完善國企的內控控制建設已經勢在必行,加強和完善內控也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國情發展之需要,也是中國經濟繁榮昌盛發展之基石。
溫馨提示:華財會計提供北京代理記賬公司、公司注冊、公司變更、會計代理公司、代理記帳會計、財務外包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等服務,若有問題可以咨詢在線客服,您也可以根據需要進一步關注網站上的其它服務。
北京總部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號西環廣場T2樓21層 郵編: 100044 北京華財會計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0217766號